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5的文章

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十六)

圖片
       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 《世法哲言》(十六)   凡出語之余無非也,謂詞似為非也,言無失者乃以詞奪理之失,故為非也。 凡是喜歡說自己沒有錯誤和缺點的人,實際上其本身的行為已經具備了錯誤和缺點,因為他這種語言就是一種錯誤、缺點。「人非草木,孰能無過」,也就是說,每個人都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過失或錯處,說自己沒有缺點錯誤的人,是以此來強辭奪理,為自己的過失辯護。那麼,其具體表現,起碼在他的身上,有顧全面子等私心雜念,或者說沒有忍辱自愧之德行。所以說,如果說自己沒有錯誤缺點,其本身已經具備錯誤缺點了。這句話就是一種錯誤缺點的具體表現。  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十六) 文章鏈接: https://zhengfazixun.org/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十六)/ # 第三世多杰羌佛       # 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      #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      # 多杰羌佛      # 佛教正法資訊網            #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    #世法哲言 

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十五)

圖片
     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 《世法哲言》(十五)   善知識者諸語皆收,諸識皆藏,歸己為用,施之眾或所益,原何來,善知本性為或而福,劣理作己批照,善道養德為或。 一個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人,都是胸懷博大,心襟寬廣,好話和壞話都聽,好的知識和壞的知識都吸收。好的知識吸收起來豐富自己的才幹,提高自己的能力,為自己所使用,以作對人類有益的事情。而壞的知識就拿來用以檢查、對照自己,引以為戒,使自己不要去犯類似的錯誤。這樣做,是因為善知識的本性是為大眾而謀福利的,所以,為了給大眾謀利益,將壞知識拿來作為自己的一種批照,檢查自己的錯誤缺點,有了就改正,從而達到既有益於社會,又有利於自身發展的目的。因此,善道稱為習養道德、為大眾服務的一種行境。  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十五) 文章鏈接: https://zhengfazixun.org/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十五)/ # 第三世多杰羌佛       # 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      #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      # 多杰羌佛      # 佛教正法資訊網            #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    #世法哲言